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新闻详情

杨彩云|文学创作入门--2023年4月29日第43期山东女散文家沙龙活动小结

日期:2023年06月01日 浏览:1186




c0ab6bbc39db6fb091d11becd4b42399.png

杨彩云,女,1950年生,山东郓城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任郓城县文化馆馆长、郓城县作协主席、县政协副主席、县人大副主任,菏泽市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十二大代表。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迄今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集、散文集、随笔集、纪实文学集、电视连续剧本、报纸连载十七部,约七百余万字。获山东省首届小说创作奖、文学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散文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十余项。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莺飞草长的四月,处处是勃勃生机,4月29日的泉城路新华书店悦读空间内座无虚席,大家正在聚精会神的聆听杨彩云前辈分享她的写作历程。

21b92368984a9827369c2302bd41511c.png

本期活动由山东女散文家沙龙秘书长刘东妮主持


“大家好!我是个普通的写作人,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可能比大家早走了几年,也就有了那么一点儿体会,今天拿出来与各位共享。”


杨彩云前辈就这样谦逊的开了头,接下来她分别从树立文学信仰、理清人物与故事的关系、思想是一切作品的灵魂、何为真善美、文章的修改、锤炼语言、怎样对待文学流派等八个方面讲解文学初学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树立文学信仰。搞文学创作,首先要培养和加强对文学的热爱。热爱是原动力,热爱产生信仰,信仰引导着我们前进。我认为热爱也分三六九等,比如喜马拉雅山,看看高拔雄伟的图片是一种爱,到山脚下走一走也是一种爱,试着爬一爬,即便只爬百八十米也是一种爱,只有真正的登山者才会不顾一切舍生忘死地去努力攀爬,那是一种比生命还重要的信仰。但无论哪种爱都应该得到肯定,都是一种健康的情怀,一种对美的往向。文学也是这样,只要爱过的人,一辈子都会爱,决不会彻底忘却。但热爱者多如牛毛,最后登上顶峰者却少如牛角。要想成为那样的人,就要把热爱上升到信仰,就要像教徒一样的虔诚,一步一叩首地匍匐前行。


二是理清人物与故事的关系。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先有了人,然后才有人的故事。先有了人,是说这个人是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性情,什么样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思想,然后才可能产生和这些条件相符的故事。作者心中一定要明白,故事是人的故事,不然,这个故事会放在张三身上也行,李四身上也行,弄得五官不分四肢不明,人就成了一具可以被随意搬来搬去的塑料模特。所以,动笔之前,心中出现的一定是人,就象首先有棵树,然后才是树枝树叶开花结果。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作者笔下的人也是天上地下独有的一个,文学就是创作,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是创新,自己也不可重复自己。文学创作难就难在这里,你是创造者,创造人,创造故事,创造生活,创造另一个世界。用句文学词典上的话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当然,达到这种水平,还需要更多的元素,不是仅仅明白先种树后长叶这么简单。但明白树冠和花香都是从树上生长和散发出来的却是根本。


三是思想是一切作品的灵魂。作品的灵魂也叫立意,立意是什么?就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有立意,不管是徐悲鸿的马还是齐白石的虾。看上去唯美,但那种异乎寻常的美中不正传达着爱美、惜美、赞扬美、歌颂美的思想吗?作为小说、散文和诗歌,写的是人,人的感情,思想更是必须的了。不仅“若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有思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有思想,表达的是无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的是思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的是游子伤情。这些思想感情,与人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产生共呜,再用美妙的诗句描写出来,便成了千古绝唱。小说更是如此,因为小说直接写的就是具象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情感,谁没有思想呢?有文化的没文化的都有思想,只是思想不同而已。思想是个很广泛的概念,意识理念、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包括审美、爱好都是思想,顾名思义,脑子里思什么想什么大致都可以归纳为思想。只要写得出彩,都是好文章。凡是有修养素质高的读者会比重视形式更注重思想,因为那是深层的波动,像大海深处的地震。


四是何为真善美。文学创作必须秉承真、善、美,这是颠扑不破的基本原则。小说需要虚构,虚构的人和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和可能会发生的,并有着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虚构的人必须和真人一样,看得清他的眉眼,闻得到他的气息,瞧得见他的举手投足,给读者的感觉,就是一个或一群真人。否则,打动不了读者。这就是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当真和善都有了的情况下,美也就跟着来了。真善美的实现当然也需要许多因素,思想的深度,道德的高度,审美的角度,以及写人状物的笔下功力。成熟的不成熟的作者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这三点的顶峰是无极的,泰山比千佛山高,昆仑比泰山高,珠穆朗玛又比昆仑高。只要有能力,攀得越高越好。文学艺术就是传达真、善、美。这是一切文学艺术的起源,也是终极目标。


五是锤炼语言。语言是文学独有的表现方式。好的语言,不仅能把事情说清,还能说得比想的还要明白透彻,还要入木三分,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最强表现力的语言是哪来的呢?一是学习,二是锤炼,三是知识,四是天赋。天赋没有办法,爹妈给的,但其他三条可以人为地做到。不要怕麻烦,多学习,多练习,反复地修改,反复地锤炼。一个字不要放过,调动所有的知识和才华,把语言水平逐步提高,一直提到精准的程度。另处,语言有音乐性,好的语言是很顺口的,读起来很有劲儿,一边读还一边可以看得到所写的情景,脑子里过电影似的,到了这种程度,肯定就是好语言了。


六是文章的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任何作品都要经过修改,不修改的文章是毛坯不是成品。这时只是一般的写作,没有进入艺术的高度,只有进行逐字逐句的加工提高,让每句话都带有艺术性,让每一个词都达到精准的程度,让每一个标符号都使用得当。这时会发现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会完全改变它原来的模样,从形式到内容都变了。因为修改的过程也是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达到可以脱胎换骨的程度。我的《深命深处》一百万字,前后写了五年,修改十二遍。第一稿半年就出来了,接下来的四年半都是在修改。不停地改,不停地改。晚上刚挨着床边,突然想起一句话,扭头就跑去开电脑,关了电脑刚上床,又突然蹦出一个词,又奔过去改,电脑开了关,关了开,不知多少遍。自己也纳闷,要睡觉的时候那来那么多的火星,但都必须即刻收集,过一会儿就没了,那都是灵感哪。吃着吃着饭,忽然想起一个细节,放下碗就奔书房,写完出来,饭早凉了,这都是常事。修改的过程就是再思索再完善的过程,内容到形式都成熟了,才成为好文章。


七是文学流派的问题。搞创作近五十年,我只用现实主义,没用过其他手法。我认为,写作用什么方式并不重要,重在如何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精准无误甚至发挥性地表达出来,我决不反对新流派,更不反对外来流派,我也曾痴迷过外国文学。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向来是好办法,任何艺术门类的任何流派都只是一种达成结果的手段,只要结果好,管它什么形式,自己能创新一个才好呢,只要用得好。


八是小结。在我还是文学青年的时候,听过一次北京来的老师讲课,他说,好的作品有四个方面:人物要活,立意要高,结构要巧,语言要好。这四条有了三条就不错了,但四条全没有,就不叫文学。当然,初学者入门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仅仅讲了其中的几条。总之,作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校里学出来的,而是社会和生活培养出来的。作家是苦行僧,要耐得住寂寞,也许最初的许多年都默默无闻。最近读了一部《早晨从中始》的书,是路遥根据《平凡的世界》的成书过程写的随笔。如果你要从事文学创作这个事业,就准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吧,你想啊,一写写一夜,早晨才睡着,中午醒了又接着干,它不是早晨从中午开始吗?不分东西南北,不知白天黑夜,什么时候困了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醒了什么时写,一天两顿饭,有时还边吃边干,就象战争时期的夜行军和急行军,这种人们眼中不正常的生活却是写作人最正常的生活。没有这种思想准备,就不要想当作家。它是一种事业,凡是把一件事当做事业去做的人,首先要做这个事业的奴隶,忠心耿耿,百折不挠,这才有可能成功。我想更多的是应该用文学培养一个人的素质和气质,让我们更有文化一些,更有修养一些,更高贵一些,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情呀。最好,不久的将来,今天在坐的人中出现几位真正的作家。


我只是个普通作家,不是文评家,所以说不清文学创作中一些高深理论,只能谈些入门的小儿科的东西,希望对大家有点作用。谢谢!

杨彩云前辈的分享引起大家的许多共鸣,现场文友争相交流。


《大众日报》培训总监逄春阶说:杨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深受启发。第一个是提醒,文学工作很难,很难,需要有人不断提醒,否则有人半路就走失了。我们要经常互相提醒,提醒我们要像登山运动员一样往前往上攀登,由热爱到信仰,提醒我们不要懒惰,灵感来时要冲上去,偶尔想起好词好句好火花,要马上记下来,否则就像雨珠落在大海里找不到了。第二个是叮嘱,她叮咛我们不断走向真善美,叮咛更多的是爱护,叮咛我们方向不能偏,要有灵魂,有见解,要有思想,有智慧。有杨老师叮咛,我们就有了力量。第三,我们要彻底想明白,文学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做人,文学就是修为。我们要做有信仰的人,闪光的人,文学不是追求名利,是像建筑师一样一砖一瓦去建一座真善美的大厦,我们倾其一生就是在天地间塑造完整的大写的自己!名利是大厦之外的光环。《生命深处》就是一座文学大厦,就是大写的杨老师!五年时间修改十二遍,是把所有的累都转化为甜蜜的东西,温暖的东西,给人希望的东西。


《联合日报》高级编辑、专题部主任王川分享:杨老师所谓的文学创作的入门,实际上谈的都是个人创作最深切的体验,我们无法还原她对文学的感觉,只能通过杨老师的指导进行自我修炼,才能感到今天所谓入门里提供的东西,因为每一条都是非常精炼的,比如人物和情节,包括语言,语言是更难的,文学的核心就是语言。当一个作家有了明确的写作方向的时候,才不会像一个无知无觉的普通写作者那样一生磕磕绊绊,写的极其艰难,甚至陷入绝境,我想杨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明确的写作目标的人,包括春阶也是,但我觉得我还是个初学者,所以今天我放弃了另一个活动到这儿来听杨老师谈创作入门的问题。初学的道路也许很漫长,有可能持续一生。我希望大家能够无限缩短这个过程,那么我们就要自己去觉醒,去领悟,包括领悟杨老师的这些写作体会。当然,文学的想象力也很重要。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创作,尽快走出杨老师说的这个初级入门阶段,然后无限延展,我的体会是如果按照杨老师的这种讲述去创作,按照春阶的这种实践去创作的话,我们所经历的你一辈子都不会写完,你不会说找不到题材,关键是怎么去呈现。这就是我今天最大的一个体会,五一节的假期开始了,这一堂课让我们感觉非常的快乐!让我们这个假期有了一个精神的滋养,我想五一节期间我会好好儿读一本书,谢谢大家!


周三读书会文友谷雨分享:《生命深处》我读了三遍,生活中如果没有对生命深处的沉思,是写不出这样的巨著的,她多舛与曲折的一生,倔强与坚韧的性格,跌宕与坎坷的生活深深的感染我,激励了我。为此我还写了两首诗作为纪念。我也喜欢书里引用泰戈尔的这句话:“长日尽处,我站在你面前,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与朋友们共勉。


周三读书会文友赵春燕分享: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并不能真正教会学生写什么东西,我能教他们的是搭一个框架,里面的内容由他们来填,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生发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用身体力行来影响学生,让学生走近文学、爱上文学。而作为一个初学写作者给我的启发就是坚持自我,写自己能写的,写自己想写的,这是我最大的感受!我问杨老师生命深处是什么?杨老师说是苦难和坚守,向杨老师致敬!


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主席刘君做了总结:听了杨老师的讲座特别受感动,因为除了自己创作之外她还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自己创作的同时愿意把自己的创作经验分享给大家,作为一个方向和引导,给初学者搬走一些障碍,向杨老师致敬!同时感谢利用假期来听讲座的朋友们,我想是肯定有所收获的。杨老师的讲座让我想起小时候学书法的“永”字八法,今天杨老师讲了文学创作的“永”字八法。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个是热爱也分等级分三六九等,第二个是持续不断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你对文学只有那种浅尝辄止的热爱写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够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同时杨老师也给我们沙龙提了一个醒,在开阔眼界之外要加深大家对文学热爱的程度,这也是我们沙龙的目标。


尼采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变得强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今天起大家行动起来开始写,这也是我们对杨老师的一个回应。读书可以滋养心灵丰富生活,对写作的人来说更是必不可少,作品的灵魂作品的思想性除了来自生活阅历就是来自阅读。刷短视频时代还有多少人在读书?一年能读几本书?也许你会说没有大段的时间静下来读书,我觉得可以插空读,逄主任说等车候机的时间是最安心读书的时候。在漫天大雪一样的信息扑面而来却什么也留不下的时候,要依然有读书的愿望并坚持,如果睡前打开喜马拉雅听半小时书又有什么不行的呢?只要有读书的信念,只要读下去,我觉得那种滋养是不知不觉的,可以利用的。有一个作家说过,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作为一个热爱写作的人,能够安顿好自己,那我们离一个好的作家还会有多远呢?所以,今天感谢大家,感谢每一位热爱写作的人,让我们行动起来,坚持下去,写作并快乐!谢谢大家!


主持人山东女散文家沙龙秘书长刘东妮做结束语:感谢各位书友深刻而生动的分享。《生命深处》看似是书写生命的苦难历程,实质是生命本能力量的开启,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处处渗透着生命的原动力。小说通过无数个独立的个体成就了一个大我,这是我作为文学爱好者的收获。四川作家莫然老师在网上看到我们今天的活动,迫不及待的想要读杨老师的这部书,并让我向杨老师表达敬意!今天的沙龙活动到此结束。感谢杨彩云老师走进本期女散文家沙龙,感谢各位书友的参与。期待下期再见。

44fb588c5f2086a3626a3dbed2d4a63e.png

 

 本期编辑:任延红

 

0
0